去年,中短期合约占到国际LNG市场近三成的比例,所有新签署合约的平均年限也从此前的12年下降到了6.7年。
“今年冬季,LNG(液化天然气)现货价已大大低于此前所签订的长约价格,这在以前还未发生过。”在11月9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联合石化)天然气贸易中心总经理张春宝表示。他所在的公司隶属于“三桶油”之一的中石化。
在张春宝看来,国际油价在过去三年大幅回升,对国内已经签订的LNG长期合约影响极大,。因为这些长期合同所约定的LNG交易价格,与国际油价联动。当前国际油价在高位震荡,造成进口LNG的到岸价从此前的5美元-6美元/百万英热,上升至11美元-12美元/百万英热,明年甚至可能会更高。
“三桶油”都面临类似的市场情势,它们只能在当下采购更多的低价LNG现货,以摊薄此前所签约的进口天然气成本。
国内LNG买家的交易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他们现在更热衷于以短期和中期合约完成采购,而非签订LNG的长期合同。
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也注意到类似趋势。他提及,中短期采购合同在所有LNG合同中的比例在去年显著增长,买家们不再一味寻求签署动辄十多年以上的长期合约了。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副总裁郑骏引用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去年,中短期合约占到国际LNG市场近三成的比例,所有新签署合约的平均年限从此前的12年下降到了6.7年。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并很有可能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LNG也在加速取代传统管道天然气,成为最主流的贸易方式。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40年,全球六成的天然气贸易将通过LNG实现。以中国为例,今年前9个月新增的天然气供应中,约有一半以上来自于进口LNG渠道。
张春宝表示,未来五年,采购LNG时所采取的中短期合约,将给予联合石化更多灵活性,“重要的不是拿到多少数量,而是找到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平衡点,在保证量的前提下实现低价。如果价格更低,就能刺激更多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0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
以中短期合约为重要交易策略的转折点,可能在2023年出现。因为五年后,全球LNG市场或又将出现供应缺口。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磊展示的数据显示,由于2014年油价暴跌之后鲜有新增LNG项目投资出现,市场供需平衡届时有望被打破。最近数年,若不考虑季节缺口情况,全球LNG供应将大于需求。
张春宝称,在长期合约窗口期再度出现时,不管是“三桶油”还是作为LNG新晋买家的民营企业,都会越来越谨慎地决定如何采购资源,以及以怎样的价格签订合约。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