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披露煤岩气、深层煤层气开发现状!或再现页岩气革命!
来源:本站 最后更新:2024-12-24 21:05:34 作者:佚名 浏览:246次
在年产量超过 20 亿立方米之后,中石油集团首度公开了其新开发的天然气品种 —— 煤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及未来预期。中石油对煤岩气的定义为:由煤岩自身生成或其他气源运移至煤岩中储存,游离态与吸附态同时存在,且游离气含量较高,经储层改造能够快速产气并实现工业化开采的烃类气体。简单来说,煤岩气是一种埋藏深度介于煤层气与页岩气之间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深度比煤层气深,比页岩气浅,有业内人士将其描述为采用页岩气模式开发的深层煤层气。
2024 年 12 月 11 日举办的 2024(第十一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国欣指出,煤岩气是有别于煤层气、页岩气的全新非常规天然气。预计中石油集团 2024 年煤岩气产量将达 25 亿立方米,其中 23 亿立方米源自鄂尔多斯盆地。按照当前的勘探开发节奏与生产规律,到 2035 年,中石油的煤岩气年产量有望超过 300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 10% 以上。
然而,煤岩气的独立性尚需进一步确认,目前主管部门尚未将其认定为新的独立矿种,除中石油系统外,多数从业者倾向于认为它是埋藏更深的煤层气。页岩气革命曾改变国际天然气生产格局,使美国成为天然气出口国。就当前情况而言,中国煤岩气的开发潜力与国内页岩气相当,但与美国页岩气开发规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过,对煤岩气的认知还在持续探索中,中石油对其寄予了厚望。
中石油认为煤岩气是不同于煤层气的新型天然气品种。二者虽都依附于煤层,但存在诸多差异。据李国欣的发言及中石油此前的新闻稿,煤岩气与煤层气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埋藏深度,煤层气适宜开发的深度通常小于 1200 米,而煤岩气大多超过 2000 米。其次,煤岩气的组分与常规天然气大体一致,煤层气的烃类组分中甲烷含量则大于 98% 至 99%(除去非烃气体统计),一般不含重烃。在开采方式上,煤层气主要通过排水采气,需先排水降低压力至煤层临界解吸压力,促使煤层孔隙表面吸附的气体解吸,再向低压区移动并采出至井口;煤岩气的开采模式类似页岩气,无需长期排采就能快速获得气流,但需维持储层压力以保障高产。形象地说,如果把煤岩比作海绵,吸附在海绵表面的水如同煤层气,游离在海绵内部的水则类似煤岩气。不过,当前除中石油外,国内外天然气产业相关人士大多将煤岩气视为深层煤层气,暂未认定其为新的天然气品种。
中国首次开采出深层煤层气是在 2005 年,当时新疆油田于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的常规油气直井,对深层(超过 2000 米)煤岩层段进行试气,获得日产气 7000 立方米的成果。但因当时开采技术有限、经济成本偏高,深层煤层气未能持续开发。直至 2021 年,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吉区块部署的一口水平井,经压裂后获日产气 10 万立方米,彰显了煤岩气的商业化开发潜力。2022 年,中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部署的纳林 1H、佳南 1H 和米 172H 等风险探井,日产气达到 5 万立方米至 10 万立方米,由此拉开了煤岩气规模勘探开发的序幕。2023 年 4 月 22 日,中石油在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上,将这种新类型非常规天然气正式命名为煤岩气。2023 年底,中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建成大吉煤岩气先导试验区,年产量突破 10 亿立方米,使之成为中国首个商业化开发的煤岩气田。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石油 2024 年度油气勘探年会上,煤岩气的勘探开发荣获中石油系统 2024 年度油气勘探发现特等奖,成为中石油勘探开发的新焦点。李国欣表示,煤岩气在中国已有约 20 年的发展历程,直至页岩气开发技术取得突破,才具备了商业化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当前,全球煤岩气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依据中国地质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未来 10 年煤岩气的开发前景值得期待。
关于煤岩气的开发潜力,李国欣在上述论坛上进行了首次披露。据其介绍,初步评估煤岩气的地质资源量超 30 万亿立方米,其中鄂尔多斯盆地资源量约 20 万亿立方米,塔里木、四川、渤海湾和土哈登盆地资源量均超 2 万亿立方米。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煤岩气具有较大的储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在 2022 年全国两会提交的《关于加强煤系气综合勘查开采 助力碳减排目标实现的提案》中提到,中国煤系气潜在资源达 135 万亿立方米,其中埋深在 2000 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 28.05 万亿立方米。据此推算,中石油所认定的埋深在 2000 米以上的煤岩气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超过 100 万亿立方米。此前地质界评估的中国页岩气资源量高达 100 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约 30 万亿立方米,由此可见,中国煤岩气与页岩气的资源量相当。但需注意,资源量并不等同于可开发量。李国欣称,2024 年中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落实的煤岩气三级地质储量近 2 万亿立方米,其中探明地质储量 5023 亿立方米,预计 2024 年鄂尔多斯盆地的煤岩气产量可达 23 亿立方米,中石油全国煤岩气产量可达 25 亿立方米。三级地质储量包含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是评估油气田开发潜力与经济价值的关键指标,其中探明地质储量可靠性最高,常用于油气藏评价钻探、开发规划编制及设计。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24》,2023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 232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5.6%,其中页岩气产量 250 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 117.7 亿立方米,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全球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国美国,2023 年天然气产量达 1.3 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占比约八成。中国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始于 2012 年底,中石化旗下的涪陵页岩气田是中国首个探明地质储量超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截至 2024 年 12 月,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提交探明地质储量达 10188.8 亿立方米,中石化在四川盆地探明的八个海相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 2.9 万亿立方米。相比之下,中石油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稍逊于中石化,但在煤岩气开发上更为积极。中石油集团制定的 2025 年油气勘探重点工作涵盖了煤岩气、叠合盆地、超深层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不过,中石油也有人提出,在非常规的认识、技术、效益等问题尚未全面解决之际,非常规增储需谨慎抉择,不能盲目跟风,必须权衡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