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再添国家级天然气输送“大动脉”
近日,随着合燃华润燃气店埠输气站阀门开启运行,国家管网苏皖管道肥东末站——合燃华润燃气店埠输气站通气投产,经气化后的滨海LNG气源已穿过苏皖管道由海上直达合肥,标志着合肥市在继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后,正式引入第三条国家级输气“大动脉”,可在高峰期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燃气能源。苏皖管道向合肥供气,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在优化能源保供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作为合肥环城高压管线和环巢湖高压管线的联通点,合肥店埠输气站可从上游国家管网肥东末站接收滨海LNG气源,并将气源有效输送至这两条管线,进一步优化了合肥市天然气供应结构,增强全市供气调峰能力,能加快实现合肥市乃至周边地区“多通道、多资源”的天然气保障供应格局。同时,推动了苏皖管道与青宁线、冀宁线、中俄东线的全面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了安徽省“三纵四横一环”天然气输配格局,提升了天然气跨区域调度能力,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能源网)
衡东燃气发电项目天然气专供管道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近日,衡东燃气发电项目天然气专供管道工程开工仪式在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顺利举行,标志该项目正式步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衡东燃气发电项目天然气专供管道工程是湖南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衡东燃气发电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专线管道工程全长约9.1km,设置2个站场,设计管径DN500,设计压力6.3MPa,设计输气量为19万m³/小时,最大年输量可达15.6 亿m³,项目投资5970.32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与衡东-大浦天然气支线管道互联互通,在保障衡东燃气发电项目调峰用气同时,还可为下游城燃企业和大浦工业园的用户提供补充气源保障。(湖南湘投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
全国多地阶段性寒潮来袭,能源央企完善机制加大保供力度
受阶段性寒潮影响,近期能源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为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能源集团等能源央企相继对重点地区加大能源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央企“稳定器”的作用。据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月19日起,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每日向北方地区供应天然气超9000万立方米,较寒潮来临前增加800万立方米。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均保持高效运行,日均外输天然气超6000万立方米。工作人员加大设备设施巡检力度,实时监控关键数据指标,确保安全平稳运行。中国石油则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落实落细各项保供措施。截至1月2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供应量同比增长8.6%。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则精准研判各行业用户用气量,全力保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区顶峰发电用气,及时增供新疆等受灾地区,力保民生用气平稳。国家管网集团扛稳扛牢冬季保供调度协调主体责任,紧盯天然气供需趋势浮动,积极对接三大石油公司等广大托运商,统筹协调油气上载资源,在用气高峰前增加管网储备,利用窗口期错时错峰提升管网管存,确保极端天气下能源可靠供应。(中国化工报)
中石化液化天然气二期全面投产 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
保障京津冀地区能源供应,这两天,满载7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澳大利亚货轮抵港,能满足京津冀三地600多万户居民1个月的使用。这也是进入春运,抵港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船。今年供暖季,中石化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二期全部投用,储罐由原先的4座增加到9座,满罐容量达10.8亿方天然气,储量在国内已投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中位居首位。通过管网,向北京、河北输送。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对于到港的液化天然气船舶,海事、海关、边检等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并建立恶劣天气预警机制。(津云新闻)
一船交付两船开工!沪东中华迎重大生产节点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全球首型13000TEU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2号船“CMA CGM BUZIOS”号顺利签字交付;中海油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3号船和达飞海运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2号船点火开工。1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具有载箱灵活、技术领先、节能环保等特点,是全球最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型集装箱船,也将是运营于南美航线的最大双燃料型集装箱船。该船建造过程中,沪东中华不断提高精益管理,优化建造工艺,力推VR设计、智能吊码、3D视觉技术检测钢板缺陷、数字化试箱、舱口盖数字化排装等一系列数字化建造新手段,大幅提升系列船建造效率。优质建造获得船东好评,意见总数比前船减少60%以上,试航后仅2周就实现交船。(龙de船人)